全世界至少有 8 位諾貝爾學家公開支持 NMN 的抗老效果,受到無數富豪追捧故成為各大品牌當紅的保健原料;NMN 又名 β- 菸醯胺單核苷酸,不是坊間魚目混珠的 B3(菸鹼醯胺)或NADH,在體內 NMN 可轉變成 NAD+ 是我們身體重要的輔酶,有助汰除老廢細胞,促進細胞新生,可說是青春的泉源,然而 NAD+ 隨著年紀的增長,會逐漸流失導致衰老,NAD+ 在體外並不穩定無法直接補充,只能食用它的前驅物 NMN,可惜化學合成的高濃度 NMN 在國內不是合法的食品原料,想藉由 NMN 抗老只能仰賴「攝取含 NMN 的天然萃取物」或是「激活 NMN 聯動酵素」兩個方式,前者的經典來源如綠花椰菜苗,後者是讓 NMN 的生合成增加,並讓下游的抗老信號作用更順暢。
哪些 NMN 酵素需要被激活?
NAD+ 的枯竭可能是 NMN 轉換成 NAD+ 的 eNAMPT 酵素失靈有關,正常情況下 NMN 轉換成NAD+ 後則是為了啟動抗老啟動基因 SIRT,進而激活下游抗老執行基因 FOXO,因此在 NMN 的循環中,若能激活 NMN 循環酵素 eNAMPT、SIRT、FOXO,即使缺乏外源性補充 NMN 也能續行 NMN 逆齡抗老循環(圖一),而能激活這些 NMN 循環酵素的物質則稱為 NMN-Like。
一階激活靠美國唐可寧肉桂萃取物 Cinnulin PF
Cinnulin PF 是美國農業部所主導經產官學三棲聯合開發,目的是改善慢性病延長美國人民的壽命,委託農業部的首席科學家安德森博士領銜研究,與 IN Ingredient 聯手開發出含獨特降糖因子DLTA的肉桂萃取物 Cinnulin PF,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,目前它已經是美國 FDA 認可的研究性新藥,在近年的研究發現它還可以啟動細胞各處的 SIRT 基因(圖二),SIRT 參與的生理機制非常重要,包括 DNA修復、細胞分化與再生,因此曾多次被 Nature、Cell、Science 等頂級科學期刊證實能夠延緩衰老、年齡、健康提升等功效;屬於 NMN-Like 家族成員的 Cinnulin PF 等於在沒有NMN 的存在下也能啟動 SIRT 抗老基因,功效獨特因此取得美國專利肯定,而在臨床實驗上,連續食用 12 週 Cinnulin PF 可以增強代謝、減少疲勞、提升體內抗氧化物質、延緩老化(圖三)。
二階激活 eNAMPT、AKT 靠克菲爾醣膠 Rice Kefiran
上游的抗老啟動基因 SIRT 被激活,理論上下游的抗老執行基因 FOXO 也應該連帶被喚醒,前提是擔任把關腳色的 AKT 能放行讓 FOXO 盡情發揮,促進 AKT 放行的就是上世紀最火紅的抗老物質克菲爾,它能活化 2.7 倍的 AKT,這抗老關聯就必須從克菲爾發酵乳說起,上世紀的諾貝爾獎得主梅齊尼可夫博士到高加索旅遊的時候,發現該區有非常多長壽且健康的人瑞,他們的長壽秘密就是時常飲用克菲爾發酵乳,可惜蘊含在克菲爾發酵乳中的活性物質「克菲爾醣膠」濃度低難以規格化生產,也難怪幾乎所有的克菲爾發酵乳都不標示克菲爾醣膠的濃度,而現代人身處的環境比高加索汙染更嚴重,亦不可能飲用大量的克菲爾發酵乳,因此難以靠發酵乳抗老。
好在日本光岡知足教授是梅齊尼可夫克菲爾抗老學派的後繼者,他與日本知名藥廠大和製藥Daiwa Pharmaceuticals 共同開發高濃度克菲爾醣膠 Rice Kefiran ,使用日本本地生產的大米發酵,所生產的 Rice Kefiran 克菲爾醣膠濃度較克菲爾發酵乳高 250 倍,且無過敏原、不含酒精,非常適合作為保健素材使用,經實驗證實 Rice Kefiran 能促進 FOXO 的同源性基因表現,以結果來看 AKT 確實已放行抗老信號,以經典的壽命實驗模式線蟲證實能延長線蟲 10%的壽命(圖五),強化 20% 粒線體活性、提高 76% 活動力(圖六),且直至壽終正寢前線蟲始終保持健康;經臨床證實 Rice Kefiran 可改善心血管、血糖、肝臟、腸道等機能(圖六),讓身體回春,由此可見長壽基因確實已被啟動,另一方面 Rice Kefiran 也能增加 NMN 生合成酵素 eNAMPT 活性,有助於 NMN 循環更活絡,這部分的實驗結果正在進行專利申請。
NMN 抗老的靠倍乘營養 NMN-Like 家族
與 NMN 抗老關聯的並非單一物質,而是多個延壽基因啟動分泌抗老酵素加速 NMN 循環的結果,幫助這些基因啟動、蛋白質分泌相關聯的 NMN-Like 物質,在機轉上彼此能相輔相成達成綜效(圖八)。
參考文獻:
(1) 美國專利 US 10058579
(2) USDA. J Am Coll Nutr. 2009;28(1):16-21.
(3)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. 2019;83(8):1484-1489.
(4) Int J Food Microbiol. 2008;122(1-2):1-7.
(5) J Atheroscler Thromb. 2010;17(9):980-988.
(6) Biofactors. 2004;22(1-4):197-200.
(7) Bioscience and Microflora. 2005;24(2):35-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