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呼吸一樣重要的維生素D,天天補充是必須! 使用傷身化學合成D,安內干丟?
維生素 D 有多重要 ?
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,近七成台灣成年人缺乏維生素 D,即使陽光充足的南部,維生素 D 濃度也未達標準,女性狀況又比男性嚴重,「幾乎每個人都需要維生素 D,及早開始補充,更能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。」
維他命 D 除了有助鈣吸收、強健骨骼、改善疲勞,近年來國際期刊中許多研究顯示,維他命 D 還可降低乳癌、大腸癌、攝護腺癌的發生率,增加免疫系統的調節力和抗菌力,進而減少感冒。缺乏維他命 D 可能造成發炎反應增加,提高疾病發生率,例如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 2.5倍,兒童高血糖機率增加 2.5 倍,失智症風險高出 20%,也會提高自體免疫疾病、胎兒早產或體重過低等風險。 其實每日接受正午陽光曝曬 15 分鐘,通常不會有維他命 D 缺乏的情況發生,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經過紫外線( UVB波長 290-320 nm)照射後,就會轉換為成維他命 D,所以維他命 D 又被稱作「陽光維生素」[1]。但現代男人拼事業早出晚歸,女人拼命擦防曬,立志作個白富美,各個都是陽光絕緣體,最糟的是下午茶、咖啡還經常不離手,怪不得體內鈣質像坐大怒神急速向下,此時維生素 D 的補充顯得格外重要。
D2 v.s D3
既然補充維生素 D 如此重要,但市售的維生素 D 依照來源一般分為動物來源的 D3 以及 植物來源的 D2,該如何聰明選擇?D3 的來源主要由羊毛脂提煉出來,製造過程繁瑣,仰賴使用多重化學藥劑,製造過程中可能發生化學殘留(圖一),且素食族群也不適用。台灣近年來網路盛傳人體對於動物性 D3 的吸收率高於植物性的 D2,相繼謠傳食用維生素 D 應選擇動物類的 D3,但早在 1980 年間包括早產兒[2]、懷孕婦女(含新生兒) [3]、成年人和老年人[4] 的臨床報告均顯示維生素D2 能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。不僅於此,2008 年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的麥克哈立克博士針對維生素D2 及 D3 的人體臨床吸收率比較,發現補充 1000 IU 的D2 及補充 1000 IU D3 的受試者,兩組人血液中經轉化後的活化維生素 D 濃度相同,兩者效用可謂相同[5],之後陸續也有多篇醫學文獻證實 D2 和 D3 效果相當,根本無須擔心效性問題(參閱比較表)。
Lalmin Vit D | Vitamin D3 | |
---|---|---|
來源 | 天然酵母菌種 | 羊毛脂化學萃取合成 |
成分 | D2 | D3 |
安全性 | 國際非基改酵母認證 | 化學藥劑殘留疑慮 |
品質 | 百年酵母巨擘,具多項工廠認證 | 參差不齊 |
素食 | 可用 | 不可 |
潔食認證 | Halal、Kosher | ??? |
吸收率 | VitD 2 = VitD 3 | VitD 2 = VitD 3 |
補鈣力 | VitD 2 = VitD 3 | VitD 2 = VitD 3 |
純天然素食陽光 Lalmin 維生素 D
由國際酵母大廠 Lallemand 推出的 Lalmin D,嚴選優質的天然酵母菌種, 經獨家專利的日光激活製程,模擬人體皮膚產出維生素 D 的自然過程,成功讓酵母體內維生素 D 的前驅物轉換為植物性維生素 D2,此種維生素可謂是純天然陽光維生素 (圖二),製程天然、簡單,與一般化學萃取、合成的動物型 D3 大不相同[6],且經原廠實驗再次驗證, 酵母 D2 的吸收率與前述美國研究結果相似,吸收率與動物型 D3 也相當 (圖三),服用 8 週後顯著增加骨密度和骨骼強度 (圖四)。Lalmin Vit D 幫助補充好骨本,維持好骨力, 極高的生物利用率對於即時補充快樂的泉源「血清素」也有正面的幫助,補充性價比最高的酵母維生素 D,是陰天的陽光,也是健康的曙光。
陽光維生素妙用! 防止陷入D潮
維生素 D 對身體的重要性除了鈣質平衡和骨骼健康外,對於人體血清素的製造跟釋放也同樣 重要。血清素是身體的快樂泉源,還可以讓注意力集中、穩定情緒,工作時有如一條活龍;天黑後,身體會將血清素轉化成褪黑激素促進一夜好眠[7]。根據國際研究發現,補充維生素 D 能夠改善睡眠品質、增加睡眠時間,憂鬱症患者亦隨著體內維生素 D 濃度升高而改善抑鬱症狀;在日照較短的冬天及陰雨綿綿的春天引發的「季節性憂鬱症」,也可以藉由補充維生素 D 一掃鬱悶的情緒[8]。
參考文獻:
- N Engl J Med. 2007; 357: 266-281.
- Acta Paediatr Scand. 1983; 72: 517-520.
- Br Med J. 1980; 281: 11-14.
- Scand J Clin Lab Invest. 1983; 43: 329-332.
- Am J Clin Nutr. 2008; 87: 1080S-1086S.
- US patent: US20080138469A1
- FASEB J. 2015; 29: 2207-2222.
- Psychopharmacology (Berl). 1998; 135: 319-3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