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數位3C的發展,人手不離手機及平板,這些電子產品螢幕會釋出高能短波的藍光,不僅直接傷害眼睛,造成黃斑部病變,更會引發視力退化,甚至嚴重失明。因此護眼抗藍光已成為全民運動,市場上隨處可見的葉黃素或是抗藍光產品就是最好的證明。但市售葉黃素種類繁多,又分為酯化型、游離型、添加玉米黃素之升級版葉黃素,玉米黃素還有光學異構物版本的消旋型玉米黃素,眾多版本眼花撩亂,我們該如何挑選?之前曾有新聞爆出多家知名葉黃素廠牌標示不實,最高相差300倍,發生原因又是為何?以下帶您一次了解。
酯化型V.S.游離型
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皆是天然的抗氧化植物色素,可吸收藍光等短波強光,所以在低濃度時為黃色,在高濃度時為橙黃色,生理功能的目的為減少眼睛受到強光能量傷害,但因為人類無法自行合成,需依靠外在營養補充。葉黃素的分子量為568.9,單純葉黃素分子稱為游離型葉黃素(Free Form Lutein),而坊間常見的酯化型葉黃素(Lutein Ester),因為製程的方便常將葉黃素分子鍵結2個酯鍵(Ester Bond),此舉將大幅增加分子量由568.9(葉黃素)上升至1046.9(葉黃素+2個脂肪酸)(表一)。身體真正能吸收及利用的是游離型葉黃素,因此補充酯化型葉黃素後須經過腸道的酯解反應(Ester-Hydrolysis)才能被吸收和利用,至於酯解效率如何,取決於葉黃素精製化程度以及個人體質而異(圖一)。另一方面,業界普遍認知酯化型葉黃素較游離型便宜,但酯化型的葉黃素分子僅占整個分子的54%(568.9/1046.9≒0.54),若要補充到與游離型葉黃素一樣的劑量,酯化型等於要吃到2倍,反而不見得划算。
台灣衛福部曾調查市售膠囊錠狀食品中葉黃素含量標示的符合性,發現高達46%的產品抽驗不合格,其中不乏知名葉黃素廠牌。推測原因,可能與市售葉黃素產品所添加之葉黃素形態標示不明有關,加上目前沒有標準品可直接檢測酯化型葉黃素含量,檢驗需進行皂化反應去除脂質後,再測定單純的游離型葉黃素,過程中或多或少造成葉黃素耗損或降解。甚至也可能因為業者標示時,沒有扣除脂肪酸含量,誤將酯化葉黃素整體分子計算進去。因此,直接補充「游離型」不僅不會有檢驗上的困擾,更不會有誤算的情形。
黃金比例 10:2(葉黃素+玉米黃素)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主要分布於眼睛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,不過兩者分布位置稍有不同,玉米黃素分布於黃斑部中心錐狀細胞集中處,而葉黃素則分布於黃斑部周圍的桿狀細胞密集處。錐狀細胞負責明視力,感受色彩飽和度和變化,想體驗影像逼真、細膩的4K HDR畫質就得靠錐狀細胞;而桿狀細胞,負責暗視力,感受周遭環境明暗變化,幫助我們在黑暗中行走。即使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分布位置和保護對象不同,兩者是一樣重要的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曾進行超過4,000人的臨床研究,探討營養補充劑對於退化性眼疾(Age RelatedEye Disease Study II, AREDS II)的影響,臨床實驗結果顯示,受試者每日補充10mg游離型葉黃素+2mg游離型玉米黃素,可預防由退化引起的黃斑部病變,若對比單純服用游離型葉黃素護眼功效更好(圖二),可見得濃度高不見得好,黃金比例 10:2 才是重點。國際雙黃素(葉黃素+玉米黃素)領導廠商美國建明公司(Kemin)的研究指出,添加玉米黃素(ZeaOne®)的葉黃素(FloraGLO®)具有預防藍光引起的眼睛病變,甚至獲得美國抗藍光專利的肯定。爾後國際上愈來愈多文獻發表指出,補充游離型玉米黃素可減緩藍光對眼睛的傷害,值得注意的是文獻使用的玉米黃素為游離型,而非消旋型玉米黃素,綜觀國際上的護眼臨床,極少數報導消旋型玉米黃素,尤其是關鍵的抗黃斑部臨床實驗多以游離型玉米黃素(ZeaOne®)為素材(表二)。
結論
添加游離型玉米黃素的升級版葉黃素,不僅優化眼睛的明視力和暗視力,還可節省成本(註一),可謂是一兼二顧。以市售產品趨勢觀察也有相同結論,酯化型葉黃素是第一代葉黃素產品,游離型是第二代,遵循 AREDS2 研究的黃金配比,游離型葉黃素+游離型玉米黃素(雙黃素)則是最新的第三代產品。
註一:台灣市售許多葉黃素產品標示添加量為 30mg。
參考文獻:
- J Am Coll Nutr. 2010; 29: 575-585.
- Ann. Rept. Food Drug Res. 2014; 5: 17-25 .
- Prog Retin Eye Res. 2016; 50: 34-66.
- JAMA Ophthalmol. 2014; 132: 142-149
- Biomed Res Int. 2015; 2015: 564738.
- Eye (Lond). 2018; 32: 992-100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