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如其来的 2019 新型冠状病毒(COVID-19) 造成全球高度恐慌,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突袭,感染科权威李太生医师表示: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现有的抗病毒药物,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明显效用,现在治愈出院的病人,基本都是对症治疗(治标不治本),时间到了自己扛了过来。
在还没有疫苗保护与药物治疗下,民众只能仰赖提升自我的免疫力,来抵御病毒的侵袭。不论是从源头防堵病毒的入侵,或是压抑病毒的复制壮大,让身体「扛」得过来,免疫系统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,而想要增强自身抗病毒的保护力,可以从补充 3 大免疫营养素材下手,就如同给身体戴上了隐形的口罩。
免疫系统的 3 重防线
(A)第 1 重:体表屏障
如「拒马」般的体表屏障,例如皮肤、眼睛、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组织,是隔绝病毒的首要关卡。
(B)第 2 重:非特异免疫机制
如「员警」般的免疫细胞,如嗜中性球和单核球,经血液循环流窜全身,像开着巡逻车的员警将路上可疑的匪徒(病毒、细菌)抓起来,倘若匪徒数目太多就会赶紧通报中央,出动如军队般的第三道防线镇压。
(C)第 3 重:特异性免疫机制
如「军队」般的 T 细胞或是 B 细胞,收到员警的通风报信,精准地锁定病原菌的位置,出兵镇压或是发动如导弹般的抗体,锁定目标予以歼灭。
防护补给站
第 1 重防线
强化第一重免疫防线, 国际研究最多的素材当属「谷胱甘肽(Glutathione, GSH)」,它被认为是抗氧化之母,免疫细胞在与有害微生物作战后,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,造成免疫力下降。适度补充谷胱甘肽能有效减少自由基,提升免疫系统的续航力,维持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性,保持扑杀病毒的能力,同时削弱病毒的致病力(图一),对于预防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效果尤其明显[1]。
其它强化第一重免疫防线的营养补充品可参考欧盟食品安全局(EFSA) 的推荐清单,它特别指出(1) 硒;(2) β-葡聚糖;(3) 维生素D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国际上的优质来源,通常取自于营养酵母(Saccharomyces cerevisiae),因有机螯合形态具有较佳的生物利用率以及食用安全性。
第 2 重防线
医学研究指出,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提升免疫力,但一般的益生菌活菌需通过温度和胃酸考验才能抵达肠道,再经由定殖、繁衍到一定数量,才能发挥足够的保护效用。但对于繁殖速度飞快的有害微生物 ( 例如病毒 ) 而言,单靠活的益生菌来制衡,它们通常寡不敌众且缓不济急。因此,国际益生菌领导厂商正推出新一代的益生菌产品「后生元 Postbiotics」,它对胃酸、高温具有绝佳的抗性,无需等待漫长的定殖,可直接激活人体免疫力,不会延误抵御有害微生物的黄金时期。
专为解决益生菌难题的「后生元」,是指益生菌经特殊热处理的菌体成分或代谢产物,不需「冷藏」,又能「快速激活」,它不仅能单独发挥免疫激活能力,亦可搭配益生活菌产生综效。优质的后生元必须严选独特的益生菌株,再运用先进热封存技术,将菌体内激活免疫的活性物质(例如肽聚糖、脂壁酸等)完整封存于细胞壁里,因此不受高温和胃酸破坏,在抵达小肠时释出活性成分,立即启动免疫反应。
市场上,最多研究的后生元,当属以日本吉开菌为首,因吉开菌株天生带有高量免疫激活因子─脂壁酸,最适合制造后生元。研究证实,它可在 4 小时内启动吞噬反应,并有助于提升人体自然杀手细胞活性,强化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毒杀作用。在流感病毒试验中发现,补充热封型吉开菌,显著提升抗病毒的防御因子「干扰素-β浓度」( 图二 A ),进而削弱呼吸道病毒的致病力( 图二 B ),甚至降低病毒感染率[2]。
第 3 重防线
病毒的复制速度快、突变能力强,容易发展出逃脱机制,用来闪避干扰素-β的作用,此时人们需要特异性免疫防线,这种如军队般更精准有效地打击病毒。
后生元同样有助于强化第三道防线,临床证实成人持续补充热封型吉开菌,显著提升特异性 T 淋巴细胞数量,减少上呼吸道的感染率 ( 图二C )[3]。即使不慎受到感染,也能缩短感染时间和后续治疗的用药时程,整体加速复原时间[3]。不仅如此,日本学者发现,热封型吉开菌透过强化免疫防线,打造良好肠道环境,有效辅助益菌定殖[4],又能抑制坏菌生长,若再结合益生菌和益生元,更能促进好菌大幅增长与营养吸收,帮助维持身体健康,提升防护力[5]。因此,后生元不仅能预防病毒感染、减轻感染症状,甚至能联手益生菌、益生元强化营养吸收,三强联手有效达到全方位防护。
结语
在病毒流行期间,除了戴口罩做好外在保护,也得让身体内在维持良好的免疫机能。但增强免疫力不是速成班,要有良好饮食、正常作息和规律运动,若能配合优质营养补充品,更能事半功倍的强化自身免疫,抵御外界病毒来袭。
参考文献:
- Free Radic Biol Med. 2003; 34: 928-936.
- Int Immunopharmacol. 2009; 9: 1122-1125.
- J Nutr Sci. 2013; 2: e39.
- J Appl Anim Res. 2012; 40: 140-147.
- Animal Feed Sci and Tech. 2019; 257: 11427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