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呼吸一样重要的维生素 D,天天补充是必须! 使用伤身化学合成 D,安内干丢?
维生素 D 有多重要 ?
根据台湾国民营养健康调查显示,近七成台湾成年人缺乏维生素 D,即使阳光充足的南部,维生素 D 浓度也未达标准,女性状况又比男性严重,「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维生素 D,及早开始补充,更能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。」
维他命 D 除了有助钙吸收、强健骨骼、改善疲劳,近年来国际期刊中许多研究显示,维他命 D 还可降低乳癌、大肠癌、摄护腺癌的发生率,增加免疫系统的调节力和抗菌力,进而减少感冒。缺乏维他命 D 可能造成发炎反应增加,提高疾病发生率,例如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 2.5 倍,儿童高血糖机率增加 2.5 倍,失智症风险高出 20%,也会提高自体免疫疾病、胎儿早产或体重过低等风险。 其实每日接受正午阳光曝晒 15 分钟,通常不会有维他命 D 缺乏的情况发生,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经过紫外线( UVB波长 290-320 nm)照射后,就会转换为成维他命 D,所以维他命 D 又被称作「阳光维生素」[1]。但现代男人拼事业早出晚归,女人拼命擦防晒,立志作个白富美,各个都是阳光绝缘体,最糟的是下午茶、咖啡还经常不离手,怪不得体内钙质像坐大怒神急速向下,此时维生素 D 的补充显得格外重要。
D2 v.s D3
既然补充维生素 D 如此重要,但市售的维生素 D 依照来源一般分为动物来源的 D3 以及 植物来源的 D2,该如何聪明选择? D3 的来源主要由羊毛脂提炼出来,制造过程繁琐,仰赖使用多重化学药剂,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残留(图一),且素食族群也不适用。台湾近年来网路盛传人体对于动物性 D3 的吸收率高于植物性的 D2,相继谣传食用维生素 D 应选择动物类的 D3,但早在 1980 年间包括早产儿[2]、怀孕妇女(含新生儿) [3]、成年人和老年人[4] 的临床报告均显示维生素 D2 能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。不仅于此,2008 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的麦克哈立克博士针对维生素 D2 及 D3 的人体临床吸收率比较,发现补充 1000 IU 的 D2 及补充 1000 IU D3 的受试者,两组人血液中经转化后的活化维生素 D 浓度相同,两者效用可谓相同[5],之后陆续也有多篇医学文献证实 D2 和 D3 效果相当,根本无须担心效性问题(参阅比较表)。
Lalmin Vit D | Vitamin D3 | |
---|---|---|
来源 | 天然酵母菌种 | 羊毛脂化学萃取合成 |
成分 | D2 | D3 |
安全性 | 国际非基改酵母认证 | 化学药剂残留疑虑 |
质量 | 百年酵母巨擘,具多项工厂认证 | 参差不齐 |
素食 | 可用 | 不可 |
洁食认证 | Halal、Kosher | ??? |
吸收率 | VitD 2 = VitD 3 | VitD 2 = VitD 3 |
补钙力 | VitD 2 = VitD 3 | VitD 2 = VitD 3 |
纯天然素食阳光 Lalmin 维生素 D
由国际酵母大厂 Lallemand 推出的 Lalmin D,严选优质的天然酵母菌种, 经独家专利的日光激活制程,模拟人体皮肤产出维生素 D 的自然过程,成功让酵母体内维生素 D 的前驱物转换为植物性维生素 D2,此种维生素可谓是纯天然阳光维生素(图二),制程天然、简单,与一般化学萃取、合成的动物型 D3 大不相同[6],且经原厂实验再次验证, 酵母 D2 的吸收率与前述美国研究结果相似,吸收率与动物型 D3 也相当(图三),服用 8 周后显著增加骨密度和骨骼强度(图四)。 Lalmin Vit D 帮助补充好骨本,维持好骨力, 极高的生物利用率对于即时补充快乐的泉源「血清素」也有正面的帮助,补充性价比最高的酵母维生素 D,是阴天的阳光,也是健康的曙光。
阳光维生素妙用! 防止陷入D潮
维生素 D 对身体的重要性除了钙质平衡和骨骼健康外,对于人体血清素的制造跟释放也同样 重要。血清素是身体的快乐泉源,还可以让注意力集中、稳定情绪,工作时有如一条活龙;天黑后,身体会将血清素转化成褪黑激素促进一夜好眠[7]。根据国际研究发现,补充维生素 D 能够改善睡眠品质、增加睡眠时间,忧郁症患者亦随着体内维生素 D 浓度升高而改善抑郁症状;在日照较短的冬天及阴雨绵绵的春天引发的「季节性忧郁症」,也可以藉由补充维生素 D 一扫郁闷的情绪[8]。
参考文献:
- N Engl J Med. 2007; 357: 266-281.
- Acta Paediatr Scand. 1983; 72: 517-520.
- Br Med J. 1980; 281: 11-14.
- Scand J Clin Lab Invest. 1983; 43: 329-332.
- Am J Clin Nutr. 2008; 87: 1080S-1086S.
- US patent: US20080138469A1
- FASEB J. 2015; 29: 2207-2222.
- Psychopharmacology (Berl). 1998; 135: 319-323.